最近,在與傳感器技術應用相關的諸多領域,有哪些最新應用呢?來看看以下三則簡訊。
“冰立方”效果圖
1.水立方將變身為“冰立方” 傳感器調控冰場溫濕度
12月26日,國家游泳中心“水立方”正式開始改造,向“冰立方”轉變。改造后將在比賽大廳新增冰壺場地,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。同時,在南廣場新增地下冰場,賽時和賽后供游客進行冰上健身運動。預計場館將于2020年7月完成永久設施改造,滿足冬奧會測試賽需求。
根據改造方案,“冰立方”將在保有“水立方”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,在比賽大廳中部通過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制冰系統,鋪設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。
此次改造將鋪設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
據了解,本次改造的亮點之一是智慧場館。而如何保證場館的節能環保,如何實現節能環保,便成了場館改造面臨的一大難題。為此,傳感器監測技術的應用,可助其實現節能減排。
據悉,這次改造將升級智能建筑管理系統,實時監測、控制冰場溫度及空氣溫濕度,確保能源高效利用。
我們知道,只有所有的指標同時隨時達標,才能為比賽提供完美的冰面。對此,場館的控制系統將會升級??刂葡到y好像建筑的神經和大腦,通過在比賽大廳的冰面上下安裝大量傳感器,傳感器隨時采集空氣溫度、濕度,冰的溫度信號,反饋給制冰和空調系統,從而實現溫度、濕度的自動控制。
智能霧根種植機
2.新型智能種植機:借助濕度傳感器 種出綠色蔬菜
12月26日,在安徽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科技創新成果展上,在現代農業展區,安徽本省企業帶來了一種名為貨柜移動農場——智能霧根種植機的設備。
據介紹,這種智能種植機密封、隔熱、無需自然采光,室內的溫度、濕度、光照、空氣含量可根據植物生長需要而設定。和一般無土栽培不同的是,智能種植機里種植的蔬菜只有根系懸浮在空中,每隔一段時間,機器會將營養液霧化噴灑至根部,從而提高了植物吸收的效率。這樣根系不會浸泡在水中,不僅避免了水培真菌的滋生,也有利于根系的健康生長。
據了解,在智能種植機中生長的蔬菜生長周期短,每隔15天即可收獲一茬蔬菜,一年不受季節限制,可收獲整整24茬蔬菜。貨柜里還安裝有通風設備和濕度傳感器,每隔10分鐘會將貨柜積攢的二氧化碳排出,并自動調節植物所需濕度。
另外,種植機內的溫度還可自動設定或手動設定,為植物更適應環境生長,貨柜還能模擬一天中的清晨、白天、黃昏和黑夜模式 。而當水箱里的營養液低于20%時,自動報警系統則會向用戶的手機發送短信。目前,該智能種植機已在不少學校進行了試點,未來有望進入千家萬戶。
3.上海金山區:智能消防栓實時監控水壓狀況
近日,一款智能消防栓在上海金山區龍勝路上投入使用,它能隨時報告消防栓的狀態,有效解決消防栓破損后反饋、維修不及時的問題。
一名工作人員通過手機APP提示發現有一處消防栓存在漏水現象。隨后,工作人員前往龍勝路,找到了有問題的消防栓,當時該消防栓正在慢慢向外滴水,于是工作人員立即進行了維修。
自從安裝了這款智能消防栓,我們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消防設施的狀態和信息,同時能夠第一時間去現場處理。
據悉,智能消防栓系統設有水壓力傳感器,全天候實時監控消防栓內的水壓狀況,并及時發射信號給消防栓遠程監測系統中控臺,中控臺值班人員通過電腦即可了解到轄區哪個消防栓出了問題。此外,工作人員還能通過手機APP即時查看消防栓的狀況,自動定位消防栓位置。